资本饥渴!银行可转债发行情绪高涨,5月末规模已达2905亿元
财联社6月7日讯(编辑 毛乐彤 实习生 陈雪泽)商业银行为补充资本,资本债发涨月正持续发行可转债。饥渴财联社最新统计,银行元截至2022年6月7日,可转银行存续可转债共17只,行情绪高总额为2905亿元,末规模已占全市场可转债余额比例约为35%,达亿远超其他行业,资本债发涨月成为市场可转债发行的饥渴主要力量。
据iFinD数据统计,银行元截至2022年5月末,可转在所有银行存续可转债中,行情绪高城市商业银行共发行可转债1010.00亿元(占总额34.8%),末规模已债券余额979.80亿元;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发行可转债1700.00亿元(占总额58.5%),达亿债券余额1641.97亿元;农商行共发行可转债195.00亿元(占总额6.7%),资本债发涨月债券余额179.64亿元
数据来源:同花顺iFinD
上述可转债主体中,与发行规模最高,均为500亿元。其中,“”上市首日涨幅达10%以上,超市场预期。同时,由于其规模巨大,仅上市当日日内交易额接近300亿元。
从上表可看出,在国有大行率先发力可转债的形势下,中小行可转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。在宏观经济增长疲弱背景下,中小行盈利承压,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弱。而受疫情及监管趋严影响,中小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诉求较强。
今年还有另外3家银行也已发布可转债预案。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已获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,发行规模为80亿元;拟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,目前已获股东大会批准。
数据来源:wind,财联社整理
银行近年来纷纷发行可转债,主要是为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。市场人士表示,银行对转债转股意愿强烈,原因是转债转股能对核心一级资本进行补充。银行转债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转股率极高。相较于非银行企业,银行可转债最大不同是发行目的主要用于资本补充,退出方式主要以转股为主。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
- 北京疾控:疫情高发多发的区和街乡要进一步降低社会面活动度
- 辽宁昨日新增8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
- 小米高管在印遭威胁?外交部:中方坚定支持中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
- 时隔近10年,李嘉诚“杀回”内地土拍市场,什么信号?
-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:即将启动“互换通” 全力支持数字人民币发展
- 北京农商银行:风险人员已全部管控到位 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链
- 访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:千方百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助企纾困稳住宏观经济大盘
- 刚刚,北京官宣全市中小学等暂停返校!“让整个区静下来”,顺义区突发聚集性疫情,涉北京农商银行
- 我国5G+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
- 【育儿问答】孩子高烧后抽搐以后该怎么预防呢?